新聞資訊

王羲之、顏真卿、宋徽宗、米芾這是杭州老百姓欣賞其中任何一個名字作品的難得機會。如果把他們的作品聚在一起,會是一場怎樣的藝術盛宴呢?書畫復制
11月11日上午,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館二樓展廳內展出了范寬《西山行蹤圖》、郭熙《早春圖》、李唐《松風圖》等412件中國藝術傳世珍品。
由日本二玄學會和中國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“二玄學會成立50周年——中國書畫精品復制展”展出的所有復制品,均按原圖大小、顏色、筆畫、墨色和甚至連簽名和印鑒的滲透,都是精確復制。這些可以真的很漂亮的復制品,價格高達一萬元,低至一百元,真的讓杭州市的書畫愛好者心痛不已。
雖然這些展品都是復制品,但人們仍然喜歡原作,因為它們很難看到。家住杭州市濱江區彩虹城的中國美術學院教師陳云剛,一下子買了四個。他把倪瓚的《膝房圖》、黃公望的《富春山居圖》、董其昌的《楓涇游記》和李成的《清灤小廟圖》抱在懷里。到中午12點左右,幾乎沒有人空手而歸。
不僅專業的藝術家喜歡這些復制品。在標有“全市場100-150元限價特價商品”的展銷平臺前,人山人海。《觀羊圖》、《林諾圖》、《石濤梨花圖》等都深受人們的喜愛。許多新郎和準新娘出現在購買隊伍中。”我買了陳洪壽的花草蟲扇子和郎世光的康乃馨畫。雖然我在書畫方面是門外漢,但買一幅掛在我的新房子里,既高雅又有文化。”和李紅一樣,許多購房者表示,他們擔心自己的新房沒什么可掛的。這是一個經典的復制品,比街上的裝飾畫好多了。
被譽為“下一部真跡”的第二部《宣和》中國書畫名作在杭州大受歡迎,這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有益的啟示:如何利用現代科技,讓這些平時隱藏的藝術珍品走進大眾,更好地為世界所欣賞。據了解,像北京故宮博物院、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樣的珍稀藏品,平均需要50年時間才能出來進行一輪展覽。如果普通人想近距離欣賞,要想看到古代大師的精湛筆法,只能從復制開始。復制品雖不是真品,但在藝術欣賞效果上應與真品相當,在使用價值上比真品更有優勢。
上一篇:書畫復制行業的前景如何
下一篇:書畫復制的鑒定方法